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

2014/05/24 Melody結婚快樂啊

同事Melody今天結婚請客啊。無法參加,在此祝她要幸福哦。

早上帶迦甯去看醫生,確定牙齦上白白的不是牙齒,也不是鵝口瘡。是一種新生兒體內帶瀉的東西。之後會自己脫落不用擔心。

在此先補充一下鵝口瘡的資訊:




鵝口瘡為嬰幼兒常見的口腔內病症,好發於六個月內嬰兒;鵝口瘡治癒率高,且大多自行痊癒,若寶寶有伴隨著食慾下降或哭鬧時,採用抗黴菌藥物為首選治療方法。除治療外,日常生活注意清潔衛生,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
鵝口瘡(Oral thrush)為嬰幼兒常見的口腔內病症,約影響百分之二到五的新生兒,並且好發於六個月內的嬰兒(出生四週大為尖峰期),它是由一種叫做白色念珠菌(Candida albicans,黴菌的一種)在口腔黏膜表面感染引起的病灶,文獻上最早在西元1838年被一位法國的小兒科醫師報告。



好發於嬰幼兒及免疫能力低者

一般健康的正常人,口腔、腸道和皮膚都可能有少量的白色念珠菌存在,由於它們會受到身體正常的細菌控制,所以使得其繁殖的速度多多少少受到抑制,並不會引起病症。但是當身體遇到一些疾病(先天或後天性免疫力不全、多重內分泌疾病等等)、哺乳器具不乾淨或餵奶者手指污染、近期或長期使用一些如抗生素、類固醇等等的藥物後,會使得體內微量的黴菌過度繁殖,進而引起病症。臨床上依感染部位的不同,比較常見於嬰幼兒的有鵝口瘡(口腔內黏膜)以及念珠菌性尿布疹(皮膚)。


鵝口瘡好發於嬰幼兒以及免疫力不好的病人身上,另外當長期使用如抗生素、類固醇類製劑,以及抑制免疫力等等的藥物時亦會引起它。鵝口瘡在健康的個體大都能自行痊癒,可是如果發生在免疫力不全的病人,而且不加以治療時,可能會擴散到腸胃道、呼吸道,而引起腸炎、肺炎等併發症,嚴重者甚至會蔓延全身,不得不慎。

常出現在舌頭及兩頰內側

鵝口瘡最常出現在舌頭上及兩頰內側的位置,它的外觀呈現出如白色凝乳斑,非常容易與奶垢混淆,奶垢可以使用沾過水的紗布,或棉花棒輕輕的擦拭就很容易被清潔乾淨,但鵝口瘡卻很難擦掉,且用力擦時還可能會出現流血的情況。

若是感染程度較輕微,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發生,除非仔細檢查口腔,否則不容易發現,臨床上由於病症處常會伴隨疼痛,所以嬰幼兒可能會出現躁動不安、胃口不佳,甚至拒絕進食的情況。絕大部分鵝口瘡的症狀為突發性的,但也會因照顧者的疏忽(會以為是殘留的奶塊,並不以為意)而持續很久的時間,結果愈來愈嚴重才被發現。由於部份的黴菌會由腸道排出,而感染到肛門口附近的皮膚,所以患有鵝口瘡的病童,必須注意屁股周圍的皮膚,因為併發念珠菌性尿布疹的機會非常高。

另外,寶寶的鵝口瘡亦有可能在吸母乳時,傳到母親的乳頭上,所以當媽媽的乳頭有異常的疼痛感,或餵哺當中乳房有痛的情形時,必須注意乳頭是否有被黴菌感染的可能性,以避免相互傳染的機會。

患鵝口瘡的可能原因

在人體免疫功能正常的情況下,口腔或腸道內和皮膚表面上的白色念珠菌並不會致病,換句話說它們是與人體相互和平共存。但是當身體患有一些疾病(如癌症或愛滋病感染病患)、藥物而引起免疫功能出現問題,或使用抗生素不當,導致一些抑制黴菌的正常細菌被殺害時,它們的數目就會失去控制而引起疾病。


新生兒的鵝口瘡絕大部份是因為寶寶出生時,接觸到媽媽陰道附近的念珠菌,以及新生兒口腔粘膜細嫩乾燥、唾液少、身體抵抗力弱而產生,通常在出生後七天到十天內出現。極少部份是因免疫防禦系統有問題(如愛滋寶寶)或是存在著其他誘發因素而造成,如處理不當的餵食設備與毛巾、長期使用抗生素、類固醇等等藥物。

鵝口瘡並不常見於幼兒,所以如果發生在較大的嬰幼兒,或一直復發時,必須要謹慎評估兒童的營養、免疫系統,或藥物使用的狀況等等(如氣喘兒長期使用吸入性的類固醇噴劑)。

以抗黴菌藥物治療

鵝口瘡的預後還算不錯,而且自行痊癒的機會很高。對於已確定患鵝口瘡的寶寶,如同時伴隨著食慾下降或哭鬧時,採用抗黴菌藥物(滅菌靈Mycostatin)為首選的治療方法。照顧者可將懸浮液(抗黴菌藥物)滴入口腔兩側,通常一天分四次於飯後使用,在餵藥之前,應讓寶寶先用溫水吸吮以達到清潔口腔的效果;服藥前、後三十分鐘內,不要讓嬰兒再進食任何東西。


藥物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一週以上,或當白色斑塊消失後,至少再服用三天才算徹底的治療。如果同時發現到某些誘發因素時,必須將它去除後才更容易治癒。另外當新生兒的鵝口瘡非常嚴重時,也要考慮到媽媽的產道,是否有過量的白色念珠菌存在,此時媽媽也要同時接受婦產科醫師的評估與治療。

哺餵方式重清潔 減少感染機會

日常生活應注意以下事項,以減少寶寶鵝口瘡的發生:
一、餵奶前以肥皂徹底洗淨雙手。
二、奶嘴、奶瓶徹底清潔之後煮沸二十分鐘以上,並且儘量避免使用安撫奶嘴。三、哺餵母奶者,餵奶前需仔細清潔乳頭、乳暈,保持胸衣的清潔及乾燥。
四、寶寶的玩具應該定時清洗,清潔時,可浸泡攝氏五十五度之清水至少十分鐘。五、每次餵奶後,應立即餵一、兩口開水,幫寶寶清除口腔內所殘留的奶渣。
六、哺餵母奶的寶寶,除了寶寶需接受抗黴菌藥物的治療,媽媽也要接受治療,以避免互相以及反覆感染的機會。


六個月以上反覆發生應小心

嬰兒鵝口瘡非常普遍而且治癒的機會非常高。由於大部份健康寶寶的鵝口瘡,只是一種暫時性的免疫失調造成,所以大都能自行痊癒。在接受抗黴菌藥物時,一般會在三至五天左右很快就有所改善,此時並不能貿然停藥,並且呼籲家長們一定要持續使用七到十天左右。因為臨床上有太多父母親因怕藥物副作用,或寶寶不配合服用藥物而提前放棄服藥,使得好像已經好了的鵝口瘡,怎麼一下子又復發,弄得不知該如何是好?所以一定要抱持著“持之以恆”地態度,按時服藥與施行口腔護理,才能與鵝口瘡說“拜拜”!


鵝口瘡如果發生在大於六到九個月大的嬰兒、寶寶有反覆性的鵝口瘡、服用抗黴菌藥物後,症狀仍持續兩個禮拜以上或同時有發燒的症狀時,就應該要請小兒科醫師幫寶寶們做詳細的評估,因為我們必須要確認患孩本身,是否隱藏著一些其它的問題,如免疫功能不全、長不大或長期服用一些藥物等,而不是單單治療鵝口瘡就好了。

預防勝於治療,我想鵝口瘡也不例外。養成良好的口腔與餵奶時的衛生習慣是最實際的。畢竟寶寶的健康,就是家長的快樂,相信每位父母都會很樂意來協助自己的寶貝遠離鵝口瘡,並且快快樂樂的成長。



因為開始練習吃副食品了,所以需要餐椅(因為寶寶還沒有能力自已坐起來)跟練習餐具。經過一翻比較從幫寶椅、貝親學習湯匙、圍兜入手。看來適應度不錯。幫寶椅在網路上看到有出租的。每月250元~~~去俏媽咪採買每隻1500+100餐盤。如果生兩胎就會回本。所以直接買個新的給寶寶用比較實際。



一開始放在地上給他吃副食品,發覺高度有點過低。之後改放在桌上高度剛好。



放在桌上後的漏出好無辜的眼神。已經可以吃掉約10cc的十倍粥。副食品之路正試展開啦~~



看醫生時順便請護士姐姐幫忙量一下身高體重。目前體重為6.5公斤,身高為61公分




1 則留言:

  1. 謝謝你的祝福

    改天回台中我也在的話,上來吃飯!

    回覆刪除